©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方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51456号

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 Faculty

人员档案 Profile 返回

邓巍巍

Weiwei Deng


       邓巍巍,长江学者,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加入南科大前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机械工程系终身职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 。研究方向是微小尺度实验流体力学,激光与射流和液滴的作用,微小液滴及气溶胶的产生和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20)、重点项目(2019)和面上项目(2018)各一项。回国前主持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于2015年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 CAREER Award。他指导的学生创业团队依托自主专利技术获得美国能源部主办的首届清洁能源创业大赛一等奖,东南赛区第一名。团队获得10万美元创业资金,并受邀访问白宫。发表六十篇学术论文和专著,包括两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封面文章。


研究领域:

微小尺度实验流体力学,激光与射流和液滴的作用,微小液滴及气溶胶的产生和应用

 

教育背景:

博士,耶鲁大学,机械工程系(2008)

硕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1)

学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9)



学术成果:

邓巍巍教授在微小尺度实验流体力学、液滴的产生和冲击动力学、基于液滴的喷印制造和光-流体相互作用领域获得了一系列原创结果。发表60余篇论文,引用超过1700次。邓巍巍团队首次发现光压造成的扰动与液滴失稳形成共振、导致液滴均匀分裂的全新流体力学现象;提出了“电流体圆盘雾化”的雾化新方法;使用高频交流电场同时引发和控制曲张与抖动两种不稳定性,并首次发现了多种全新的射流分裂形态;系统地呈现了这些多样的分裂状态,并推导出了经过线性化简化的非稳定模型。以上工作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其中“光流体共振”、“高频交流液滴失稳”两项研究被选为封面文章。邓巍巍团队的工作使控制原本随机的抖动不稳定性成为现实,为规则产生电纺丝提供可能,为产生均匀微纳米液滴提供了新方案。在液滴冲击动力学方面,首次将静电力引入对液滴冲击过程中气膜结构的调控,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用较小的带电量(约为瑞利极限的1%)就可以避免形成气膜。此项工作发表于Soft Matter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在喷印制造方面,首次使用静电喷雾制备钙钛矿电池中的全部三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钙钛矿活性层)薄膜,并获得了15%的光电转换效率。